logo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推广攻略 > 微信推广

说说做微信公众号时常用的心理学效应

2022-10-13 14:27:52


微信



  在运营微信的公众号时,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一些经典的心理效应。尤其是策划活动。.这些心理学知识在推广产品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 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实践,我过滤掉了这些心理效应的实验过程,简洁地告诉大家如何应用“公众号运营”.“活动推广”里。

  一.心理预期

  心理学家廷波克得出了一个实验结论:

  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的影响,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的控制。如果实际与预期一致,将加强预期的力量和可信度。如果预期良好,实际不一致,会给人带来认知障碍,从而改变原有的行为。

  例如,我们在上海市中心预订了一家价格在150元以内的酒店。我们基本上不会对这家酒店挑剔。只要我们住得舒服,我们就会给四星以上的评价。

  因为面对150元的价格,我们在预订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,我们知道150元的房间是什么样的,所以我们没有那么挑剔。

  然而,我们在上海市中心预订了一家价格超过1200元的五星级酒店。一旦房间出现问题,我们就会变得非常苛刻,甚至生气。

  因为面对1200元的价格,我们有很高的期望,但是酒店没有给1200元的回报,我们对酒店的好感会降到0。

 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:

  1.心理预期≠价格;

  2.给予回报>用户心理预期,用户满意度高;

  3.给予回报用户心理预期,用户满意度低。

  设置提示广告:

  知名大V端宏斌,在自己的微信的公众号上做广告时,总会写在作者栏里“广告”两个字。事实上,通过这个词,他正在向用户发出两个信号:

  1.这是一个广告,让用户有一定的预期心理——接下来我会看到广告

  2.这是一则广告,用户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

  这种方法也应用于标题,例如,如果你想在公共账户上发布广告推广产品(无论是标题还是非标题),你可以在标题中清楚地写一个广告,“广告丨XXXXXXXX”。

 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:

  1.让用户有选择权,放弃打开的人不会取消关注。

  2.选择打开的人有心理预期(这是一则广告,不管它好不好,我已经从心里接受了阅读)。

  3.防止广告伤害用户对公众号的信任。

  二.动机心理

  我们都知道,当我们做某事时,我们都有一定的动机。动机心理学有两个研究方向,驱动理论和刺激理论。

  驱动理论是指用户对某件事感兴趣、好奇、爱好等。

  例如,肥胖的女性,去健身房健身,是由于肥胖的女性,去健身房健身,“不健身就更胖”这种内在动机驱动。

  刺激理论是指某种回报刺激用户,产生某种行为。

  例如,孩子们参与做家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可以得到报酬,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是由外部刺激驱动的。

  一个人做一件事有两个原因——一是他感兴趣(内在动机),二是有回报(外在动机)

  所以我们在推广项目的时候,至少要和其中一个挂钩。

  三.额外奖赏

  1.付款后的额外奖励

  几天前,我去了一家水果店(100㎡)买西瓜。付款后,店员问我是否需要切开再包装?

  当时,我有点惊讶,因为大多数水果店不支持现金包装,我问,这项服务是否收费?店员说不收费。

  从那以后,我就成了这家店的忠实粉丝,这是店家给顾客的额外奖励,从而提高回购率。

  2.付款前的额外奖励

  前几天在某东选了一辆自行车,1000元的自行车也差不多,但是一辆车的礼物吸引了我,铃铛+工具+车篮+风火轮+气筒+链条锁等。

  活动中的礼物对我来说只是需要,单独购买需要很多时间,所以面对这些额外的奖励,我毫不犹豫地下订单。

  事实证明,在策划活动时,在活动中添加一些刚性需求的礼物可以提高用户的支付概率。买相机送相机包,买面膜送镜子,买手机送手机壳等等。

  当消费者觉得某个价格带来的是“损失”而不是“收益”他们对价格越敏感,反之亦然,对价格越不敏感。

  上面的礼物运营商制造“给用户带来好处”的假象。

  3.积分奖赏

  在这种情况下,又出现了积分制度的奖励。

  例如,德克士的卡是积分的,而不是充值型的,充值型的会让人觉得每天都在赔钱。德克士的积分系统有×2倍,有×10倍、积分抵现等。

  让用户觉得我花了合理的价格,得到了超出预期的礼物。

  四.欺骗心理

  此时,“全额退款”营销错觉出现了,在策划这类项目时,它向用户发出的信号是,“没有风险”。

  但事实上,一是有规则限制,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全额退款;第二,如果产品没有问题,用户全额退款的概率相对较低(不包括恶意用户)

  如果不能全额退款,我们在策划活动时,会将规则改为“在一定时间内退款”例如下图:

  在心理学上,这些因表达不同而导致结果不同的现象被称为“框架效应”

  五.框架效应

  1.基础解释

  框架效应是指两种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。

  在运营项目、推广活动时,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入手——价格提示中存在消费陷阱。

  当以盈利的方式提问时,人们倾向于避免风险;当以损失的方式提问时,人们倾向于冒险。

  例如,让人们对下列情况做出决策:

  场景一:如果一个企业能稳赚800美元,另一个企业有85%的机会赚1000美元,但也有15%的企业可能分文不赚。

  场景二:如果一笔生意要稳赔800美元,另一笔生意有85%可能赔1000美元,但也有15%可能不赔钱。

  结果表明,在场景一中,84%的人选择稳定赚取800美元,这体现在规避风险上;在场景二中,87%的人倾向于选择“85%的人可能会赔1000美元,但也有15%的人可能不赔钱”业务,表现为对风险的追求。

  如果一个不好的结果被描述为不赚钱的场景,它比简单地描述为损失更容易被接受。

  2.进阶学习

  设置框架效应时,有一点叫成本不是损失。

  比如在加油站A,每升汽油售价5.6元,但如果现金支付能得到每升0.6元的折扣;

  在加油站B,每升汽油卖5.00元,但如果信用卡付款,每升要多付0.60元。

  显然,从任何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都是一样的。但大多数人认为加油站A比加油站B更有吸引力。因为与从加油站A购买汽油有关的心理不适比从加油站B购买汽油少。

  因为加油站A是和某种一样的,“收益”(有折扣)联系在一起,加油站B与某种联系在一起“损失”(要涨价)联系在一起。

  研究发现,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在衡量交易时,人们衡量交易。“损失”比同样的更重要“收益”要大得多。因此,企业在进行价格定价或促销时,应将商品与商品、“收益”而不是“损失”联系在一起,有效激励消费者的购买行为。

  所以我们发现,天猫.JD.COM在做促销活动的时候。比如人们买相机的时候,总喜欢买比裸机贵几百元的套餐,因为这些套餐既有礼品票又有折扣。

  六.制造危机

  2015年,我在上海推广了一项活动“文新杯”网站和微信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报名,上海有成千上万的家长付费报名,孩子们参加,相当疯狂。

  这项活动意义不大,但组织者挖掘了用户(上海家长)的危机心理——儿童入学需要面试,这种比赛的排名和证书可以为面试加分。

  如果一个孩子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排名,而B孩子没有,很明显,B孩子的父母有很大的危机感,担心孩子的面试不能通过,导致无法上学。

文章标签: